自九十年代以来,五类缆的标准问世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 许多新的布线系统和方案被开发出来。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IEC,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和北美的工业技术标准化委员会TIA/EIA 都在努力制定更新的标准以满足技术和市场的需求。但是,布线标准仍然没有统一。 在 Cat.5,Cat.5e,Cat.6及Cat.7的概念和标准上,在业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乱, 尤其是国内目前缺少权威的组织和机构来澄清人们对这些标准的认识。
在参考布线的标准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标准体系来入手:美洲标准、欧洲标准、国际标准、应用标准。 在对布线系统进行设计和测试时,如果不了解相关的标准,就会出现差异,比如:布线的现场测试是布线的设计、 硬件、安装等标准要一致的,这些概念都是布线工程相关人员应该了解和关心的问题。自 95 年来, 我们一直在从事于标准相关的技术推广方面,从每年上万人次的培训讲座反馈中, 我们深感有必要对这些标准进行一般性的普及和介绍,并对国内的标准建设和发展也应予以介绍, 所以我们在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技术文献后,编写了这篇文章并不断补充更新, 有关所涉及标准的更详细资料可以直接参考标准原件。
1. 美洲标准:
成立有八十年历史的美国国家标准局 ANSI 是 ISO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与 IEC (the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主要成员,在国际标准化方面是很重要的角色。 ANSI 自己不制订美国国家标准(ANS),而是通过组织有资质的工作组来推动标准的建立。 布线的美洲标准主要由 TIA/EIA 制订:
①ANSI/TIA/EIA 568-A 到 A5:Commercial Building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tandard (商业建筑通信布线标准)
该标准与ISO/IEC 11801都是 1995 年制定的,它是由 TIA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TR41.8.1工作组发布的。它定义了语音与数据通信布线系统,适用于多个厂家和多种产品的应用环境。 这个标准为商业布线系统提供了设备和布线产品设计的指导,制订了不同类型电缆与连接硬件的性能与技术条款, 这些条款可以用于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
在这个标准后,有五个增编。
a) 增编1(A1):Propagation Delay and Delay Skew Specifications for 100 ohm 4-pair Cable (100欧姆 4 对电缆的传输延迟和延迟偏移规范),1997/9/25
在最初的 568-A 标准中,传输延迟和延迟偏离没有定义,这是因为在当时的系统应用中这两个指标并不重要。 但到了 100VGAnyLAN 网络应用出现后,由于它是在 3类双绞线的布线中使用所有的 4 个线对实现 100Mbps 的传输, 所以就对传输延迟和延迟偏离这两个参数提出了要求。此时,TIA 同意定义一个 50ns 的延迟偏离作为最小要求, 而当时现场测试仪器(如:Fluke DSP 系列数字式电缆测试仪)是可以实现此项测试的,所以该标准就自然被引入了。
b) 增编2(A2):Corrections and Additions to TIA/EIA-568-A(TIA/EIA-568-A标准修正与增编),1998/8/14
该增编对 568-A 进行了修正。其中有在水平采用62.5/125 μm光纤的集中光纤布线的定义; 增加了 TSB-67 作为现场测试方法等项。
c) 增编3(A3):Corrections and Additions to TIA/EIA-568-A(TIA/EIA-568-A标准修正与增编),1998/12/28
为满足开放式办公室结构的布线要求,本增编修订了混合电缆的性能规范, 这个新增的混合与捆绑电缆的规范要求在所有非光纤类电缆电缆间的综合近端串扰 Power Sum NEXT 要比每条电缆内的线对间的 NEXT 好 3dB。
d) 增编4(A4):Production Modular Cord NEXT Loss Test Method and Requirements for Unshielded Twisted-Pair Cabling (非屏蔽双绞线布线模块化线缆的 NEXT 损耗测试方法)
该增编所定义的测试方法不是由现场测试仪来完成的。并且只覆盖了 5类缆的 NEXT。
e) 增编5(A5):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 for 4-Pair 100 Ohm Category 5e Cabling (100欧姆 4 对 增强 5 类布线传输性能规范),2000/2/1
1998年起在网络应用上开发成功了在 4个非屏蔽双绞线线对间同时双向传输的编码系统和算法, 这就是 IEEE 千兆以太网中的 1000Base-T。为此 IEEE 请求 TIA 对现有的 5 类指标加入一些参数以保证布线系统对这种双向传输的质量。TIA 接受了这个请求,并于 1999年11月完成了这个项目。
与 TSB-95 不同的是这个文件的所有测试参数都是强制性的,而不是象 TSB-95 那样推荐性的。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新的性能指标要比过去的 5 类系统严格的多。这个标准中也包括了对现场测试仪的精度要求, 即:IIe级精度的现场测试仪。
这里还要注意的是:由于在测试中经常出现回波损耗失败的情况,所以在这个标准中就引入了 3dB 的原则。
f) TIA/EIA TSB95:additional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Guidelines for 100 ohm 4-Pair Category 5 Cabling. ( 100 欧姆 4 对 5 类布线附加传输性能指南)
TSB-95 提出了关于回波损耗和等效远端串扰(ELFEXT)的新的信道参数要求。这是为了保证在已经广泛安装的传统 5 类布线系统能支持千兆以太网传输而设立的参数。 由于这个标准是作为指导性的 TSB (Technical Systems Bulletin 技术公告)投票的,所以它不是强制的标准。
一定要注意的是这个指导性的规范不要用来对新安装的 5 类布线系统进行测试,我们注意过, 过去安装的 5 类布线系统即使能通过 TSB-95 的测试,但很多都通不过 TIA 568-A-5-2000 的这个增强 5 类即 Cat. 5e 标准的检测。这是因为 Cat.5e 标准中的一些指标要比 TSB-95 严格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