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运维管理,创造商业价值!
中国IT运维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运维管理 | 信息安全 | CIO视界 | 云计算 | 最佳案例 | 运维资源 | 专题策划 | 知识库 | 论坛

UTM嫩芽——5款UTM产品横向比较评测4

2007年09月14日
/

UTM走向何方?
UTM的诞生,是技术发展使然,同时也是市场需求的演变。作为UTM产品,它既要实现常规的网络层安全(例如防火墙功能),又要求高速地处理应用层安全防御(如病毒与蠕虫扫描),所以技术上比一般的单项产品要求高。那么未来的UTM产品将有怎样的发展方向?
速度更快
由于UTM产品通常会同时运行多个功能模块,因此对系统性能的要求远远大于单纯的防火墙或入侵检测系统。而传统的x86架构产品,已经很难再有所提升,这意味着UTM产品必须使用更高端的硬件技术。
ASIC(专用集成电路)是被广泛应用于对性能敏感平台的一种处理器技术,将各种常用的加密、解密、规则匹配、数据分析等功能集成于ASIC处理器之内,才能够提供足够的处理能力,使UTM设备正常运作。
除了基于ASIC硬件架构之外,还有很多UTM安全设备使用了近年来兴起的NP(网络处理器)架构。NP是为了缓解ASIC设计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而推出的处理器技术,同时NP能够提供趋近于ASIC的运算效能。
在提升硬件速度的同时,UTM产品同样面临着系统优化方面的问题。在认清UTM产品并不是安全功能的简单堆砌之后,如何更好地、更有效地在统一、高效的系统平台上,部署好各个安全模块,处理好集成优化问题,也是UTM厂商需要考虑的。
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做好了,UTM产品才能真正摆脱性能的束缚,冲向千兆,冲向高端应用环境,并为更深入的数据检测提供支撑。


发表评论请到:http://bbs.cnitom.com

相关阅读

图文热点

风险管理 大数据分析并不是风险“预言家”
风险管理 大数据分析并不是风险“预言家”CIO们在使用大数据分析工具的前提是部署云计算,但是云计算不无高风险,例如把关...
高性能万兆WAF创造Web安全防护新境界
高性能万兆WAF创造Web安全防护新境界启明星辰万兆WAF在超过10G数据吞吐量的情况下还能实现对SQL注入、XSS跨站等攻击进...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