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配置路由协议时,如果协议还没有起来,检查路由器的状态则是所有端口都是UP,但链路却不通。这是由于路由器没有把下连设备的路由信息传给上连路由器的路由表,数据转发时就只能通过上连路由器的路由表找到直接相连的网段却找不到下一跳相连的网段地址。只有在协议正常运行后,路由器通过路由协议学习到网络中的路由,才能把得到的数据对其下一跳进行转发。还要注意起用路由协议时,网络号的指定是指运用此路由协议的整个网络。
四.路由器广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封装协议要同步,就是收发数据必须用同一种封装协议,否则广域网口会丢掉与接口封装类型不相同的数据包,导致链路的不通。
五.由于微机与路由器的接口属于同类网络接入设备,要用反双绞线(交叉线)进行连接。同样的情况还有交换机与集线器的相连。也可以通过端口的标识判定。同种标识则用交叉线,反之,用直通线。
数据的传输
网络本身的意义就在于它能使信息更快,更便捷的传送到网络所覆盖的整个区域范围,从而实现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要求。但信息的传送必须要得到正确、完整的保证。在计算机通信的早期人们就已发现,对于经常产生误码的实际链路,只要加上合适的控制规程,就可以使通信变为比较可靠的。这些规程演变到现在,成为网际间的数据传输封装协议有HDLC、PPP、ATM、帧中继等。于是,在两台微机可以在这个实验网络通信后,我们不但对HDLC与PPP进行了传输速率,还用CISCO路由器分别在这两种协议下的加压缩与不加压缩时的状态做了一个比较。
用于测试传输速度的软件是5.58M的一个注册表文件,使用FTP进行数据传输。传输过程应用了二进制算法和HASH排序,得出的结果在下表中列出。
从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同样的网络环境中,HDLC与PPP相比,在正常的情况下,PPP要稍快一点。在加压缩后,两协议都明显要比未压缩前要快。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么就从他们的结构开始说起吧。
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前身是面向比特的规程SDLC,后经ISO修改才称为HDLC的。在CISCO的路由器中,HDLC是默认的传输协议,与普通的HDLC的结构相似,为此,我们就以普通的HDLC对其结构进行分析。
HDLC的帧结构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是以帧为单位的。一个帧的结构具有固定的格式。标志字段F(Flag ),放在帧的开头和结尾,作为帧的边界,用于解决比特同步的问题。帧校验序列FCS(Frame Check Sequence)字段共占16bit,它采用的生成多项式是CRC-CCITT。所检验的范围是从地址字段的第1个比特起,到信息字段的最末1个为止。控制字段C共8bit。HDLC的许多重要功能都要靠控制字段来实现。
PPP的帧格式和HDLC的相似。与HDLC不同的是多了2个字节的协议字段。当协议字段为0x0021时,信息字段就是IP数据报。若为0xC021,则信息字段是链路控制数据,而0x8021表示这是网络控制数据。PPP不提供使用序号和确认的可靠传输。PPP工作在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中,包括NCP与LCP协议。NCP是在第三层用于局域网中的多协议封装,LCP用于第二层的广域网链路控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