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iPhone等支持Wi-Fi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大规模普及,催生了数据业务爆发式增长。很显然,各大运营商仅靠手中的2G和尚处于发展阶段的3G网络无法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要,同时考虑到WLAN在各类终端中极高的支持率以及WLAN网络建设相对低廉的成本,运营商们不约而同的将WLAN建设作为网络建设的重点。中国移动将WLAN定位为四网(GSM+TD+WLAN+LTE)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信计划要建成运营级的WLAN网络。而中国联通起步稍晚,但也在积极部署WCDMA+WLAN。
业界普通认为各运营商建设WLAN的主要目的是分流移动网络的数据流量,但就目前数据统计来看,WLAN分流数据流量的作用还不明显,用户渗透率也还不高,分析认为有以下三大关键问题:有效覆盖不足;用户认证不方便;缺少应用。
有效覆盖不足
WLAN的先天和后天缺陷使得其很难做到良好的覆盖。
在先天方面,WLAN是一个工作频率在2.4GHz/5.8GHz非授权频段的系统,无需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即可使用,同时它本质上是一个无线局域网络,最大发射功率不能超过27dBm,即500mw,在室内环境下,覆盖范围不超过几个房间,在室外空旷环境下,最多也只能有效覆盖100~200米(这里说的是有效覆盖,空旷环境下更远的区域当然也能有信号,不过传输速率不能得到保证)。
在后天方面,首先是各大运营商WLAN网络的建设刚刚起步,还没能在所有热点实现覆盖;其次是由于竞争导致的相互干扰,有时三大运营商都希望在同一个热点部署自己的WLAN网络,连同一些个人的AP信号,导致无线环境恶化,信号相互干扰,明明看到有很多WLAN接入点,但就是连接不上或者速率很慢;最后是人为的因素,也和各大运营商刚刚开始建设WLAN有关,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热点评估体系,有时热点建设下去,却没有数据流量,这类的覆盖也不能称之为“有效的覆盖”。
用户认证不方便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portal认证,认证问题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便捷的认证过程有助于用户养成使用WLAN网络的习惯,现阶段WLAN基于SIM卡或PEAP的鉴权认证试点工作已经在开展,相信很快就能实现WLAN无感知认证,到时终端可以自动搜索网络,发现WLAN网络后,可以自动登陆,不需要人为参与。唯一的阻碍可能就是终端对于SIM卡或PEAP认证的支持率不高,根据部分省份的统计,目前SIM卡或PEAP认证的终端支持率在70%~80%左右,所以无感知认证的全面实现还需要一段时间。
缺少应用
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由于硬件和软件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像PC使用起来那么方便,因此是否有体贴实用的应用成为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的关键因素,而开发体贴实用的应用的根本在于找到成功的运营模式。运营商不可能贴钱运营,而用户基本上也希望WLAN网络可以免费使用,这是解决应用缺少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