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和IMS都属于下一代交换网的范畴,都遵循NGN的基本思路和网络架构,均采用承载与控制分离的思想,均基于IP承载,设计理念一脉相承,属于向NGN演进的不同阶段。韦乐平指出,在部署策略上,可以采用重迭方式引入。
对于电话业务依然增长的国家,软交换的发展阶段难以跨越,我国的几大运营商都已经或正在大规模部署软交换网。从业务角度看,软交换是传统电路域语音网络的演进,侧重PSTN相关业务,外加少量的SIP业务。而IMS是分组域网络的演进,旨在为新的SIP终端提供多媒体业务,目前尚不能完全支持PSTN业务,短期内还难以取代软交换,两者将长期共存。从长远看,当IMS从技术上和经济上可以完全替代PSTN或软交换提供电信级的语音业务后,其将可能最终融合软交换,成为统一的会话类业务的融合平台。
部署软交换的驱动力在于,它是目前阶段PSTN网扩容的唯一现实可靠的选择,是退网PTSN交换机的替代。软交换采用开放、分布、简化、扁平的网络结构,可进行跨网业务的提供,是对网络铺设和更新升级的简化。而且,软交换能够降低网络初始成本和运营成本,提供引入新业务新应用的机会,也是现有网络向全IP网络演进的需要。
引入IMS的驱动力,来自多方面的现实需求。主要包括:其一,增强在IP环境下对多媒体业务的管控运营能力;其二,提供各种新业务和融合业务的机遇,包括移动和固定,乃至电信与非电信之间的融合业务;其三,借助多业务捆绑和融合降低离网率;其四,减少网络的CAPEX/OPEX;其五,长远融合网络架构的建设,促进从管道运营商向全业务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全面转型;最后,替代现有TDM网络和软交换网络。
IMS源于移动,最初的驱动力是发展移动多媒体业务。后来,IMS应用于固网,成为统一的融合网络架构。IMS之所以会成为统一的融合平台,在于其作为全球首个统一的核心网标准,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不仅在电信业内得到了不同阵营(包括CDMA阵营)的支持,而且也得到其它行业的支持。IMS实现了核心网与接入无关,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用SIP信令作呼叫控制,业务控制能力强,业务层和控制层分离,便于生成统一业务逻辑;开放性好,标准化高,各种有线无线业务具有统一核心网、统一会话控制、统一业务和应用平台,统一集中用户数据库、计费系统和业务认证架构以及自动的全球漫游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由于IMS目前尚缺乏吸引人的业务,而且大范围的互操作性测试还未进行,因此用于固定网络尚不成熟。
IMS作为融合的长远目标,既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机遇,也同样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
在技术方面,IMS需要稳定的2/3层网络支撑,纔可能提供诸如IP路由、DNS和DHCP等关键IMS网络服务;需要确保SIP信令的安全;需要应对来自移动网和WLAN之间的双模业务(DMS)的挑战;需要妥善解决网间互联互通的问题。
在终端方面,解决好IMS客户端的统一规范、互操作和业务互通是IMS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标准中并没有关于客户端的统一定义和规范,更谈不上互操作性测试。IMS客户端必须支持IMS的相关标准,纔能为用户提供一系列IMS服务,因而其客户端的功能和性能要比一般的SIP客户端强得多,自然也要复杂得多。例如,需要支持SIP扩展、IPSec加密、认证、IPv4/IPv6双栈、ISIM卡、语音呼叫连接性等一系列新功能。
引入IMS,必然会对组织架构和流程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融合业务需要跨越不同应用服务器、网络服务、SBC或防火墙、普通网元,因而需要传统网络和IT人员间的顺利交互,传统网络和IT组织架构上的融合无法避免。更进一步来看,历史上传统网络和IT组织有很多完全不同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标准,需要协调统一。从总体上来看,IMS的引入将影响到包括技术、规划、市场、运维、IT、计费等几乎所有部门,开发和规范部门间的业务流程接口和责任以及高层管理的介入是成功的关键。
由于IMS的分布特性,IMS的引入将从根本上改变运营商运营网络的方式方法。大量的IMS流量将跨越不同的网络,因而确保服务质量需要跨技术领域(有线、无线、IP、交换、IT )、跨部门组织乃至跨运营商的协调、合作。与此同时,管理的重点也将从网元转向用户应用和业务,纔能最终确保端到端IMS应用的性能质量。
总而言之,IMS确有不少潜在的优势,是目前可以看得到的最现实的下一代交换网的核心技术。同时,也不应盲目夸大IMS的作用和优势,IMS更不是包治百病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