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运维管理,创造商业价值!
中国IT运维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运维管理 | 信息安全 | CIO视界 | 云计算 | 最佳案例 | 运维资源 | 专题策划 | 知识库 | 论坛

IPv6发展中的IPv4/IPv6翻译与封装过渡技术(2)

2013年04月03日
中关村在线/中关村在线

2.4 地址格式

MAP 的地址格式是RFC6052 的扩展。

与RFC6052 的区别主要有:

(1)MAP 的地址格式是RFC6052当Prefix 长度为64 的一个特例,其Prefix 里包含IPv6 Prefix、EA-bits(由IPv4 子网标识和PSID 组成,用于唯一标识不同的用户)和Subnet-id(用于标识一个用户使用的大于等于/64 的IPv6 子网)。

(2)在MAP 中Suffix 不为0,而是嵌入了PSID。

(3)MAP 对于转换地址和可译地址使用不同的Prefix,以解决为终端用户分配前缀,而不是响应单个地址的要求。

利用EA-bits 可以为每一个家庭网关CE 分配唯一的Prefix,不使用EA-bits,而为每个CE 分配不同的Prefix 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采用EA-bits 的好处是可以进行地址聚类,可扩展性好;不采用EA-bits 的好处是IPv6 前缀与IPv4 地址独立。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

2.5 统一双重翻译和封装模式的机制

无状态双重IPv4/IPv6 翻译可以支持纯IPv4 应用程序(如Skype),同时对于嵌入IP 地址的应用程序(如Ftp)也不需要IPv4/IPv6 之间的应用层网关(ALG),此外双重翻译不需要DNS64 和DNS46。无状态双重翻译可以看成是具有头压缩功能的、无状态IPv4 over IPv6 的封装技术。无状态双重翻译技术(MAP-T)和无状态封装技术(MAP-E)采用同样扩展的模算法和同样的地址格式(在封装模式下BR 地址可以蜕化为单个地址),因此具有众多的相似性,唯一的不同是数据流处理模式。在双重翻译模式(MAP-T)下数据流的处理依据为翻译,由 RFC6145 定义,在封装模式(MAP-E)下数据流的处理为数据封装,由RFC2473 定义[13]。

MAP-T 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蜕化为一次翻译,有利于过渡到纯IPv6 网络,但仍然保持与IPv4 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同时,在IPv6 接入网内的IPv6数据报文没有封装的数据结构,可以使用IPv6 路由器上的所有网络层和传输层的管理和控制功能,而MAP-E必须对于数据报文进行解封装,才能进行管理和控制。MAP-E 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完全保持IPv4 报文承载的所有信息,同时不需要对传输层的校验和进行修改。由于RFC2473 定义的封装模式与传输层的TCP、UDP 均由IPv6 头结构的下一个头定义,因此,只有从IPv4 到IPv6 的处理需要定义采用翻译模式还是封装模式,从IPv6 到IPv4 的处理可以根据下一个头自动适应性完成翻译或封装模式的选择。因此,MAP-T 和MAP-E 可以根据需求灵活配置,其分析参见MAP 测试文档[14]。

2.6 统一无状态/用户状态/有状态

无状态是指IPv4/IPv6 地址和传输层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完全由算法决定,设备不需要维护映射状态表。有状态是指IPv4/IPv6 地址和传输层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会话的5 元组动态生成,设备需要维护动态生成的映射状态表。用户状态是指IPv4/IPv6 地址和传输层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对于各个用户定义,设备只需要维护用户映射状态表。无状态翻译技术不仅可以与无状态封装技术统一起来,也可以与有状态的翻译技术NAT64 和有状态的隧道技术Dual-stack Lite[15] 统一起来。因此MAP-T/MAP-E 家庭网关CE,不经任何修改就可以与有状态翻译器NAT64 或Dual-stack Lite 的AFTR 完成有状态双重翻译或有状态隧道的功能。由于无状态和有状态是两个极端的情况,MAP-T/MAP-E 家庭网关CE 也可以不经任何修改支持任何用户状态的场景。

3 过渡路线图

虽然IPv4 地址已经分配完毕,但全世界IPv6 的普及率仍然非常低。

为了保证全球互联网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制订正确的过渡路线图。10 年前IETF 制订的“ 以双栈为主,辅之以隧道,在没有其他选择时用翻译”的策略值得反思,理由为:

(1)这一政策在过去10 余年里并没有完成从IPv4 到IPv6 的过渡。

(2)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已经没有更多的IPv4 公有地址实施双栈,而通过NAT44 利用私有地址实施双栈并不能鼓励IPv6 的过渡。

随着无状态翻译技术(IVI)和无状态双重翻译技术(MAP)的成熟,我们建议应建设纯IPv6 网络,实施“ 以翻译技术为主,辅之以封装,在没有其他选择时用双栈”的策略。具体技术方案为:

(1)新建纯IPv6 网络,当通信的对端也为IPv6 是,采用IPv6 通信。

(2)当通信的对端为IPv4 是,优先采用一次无状态IPv4/IPv6 翻译技术进行通信。

(3)当应用程序不支持IPv6,或应用程序嵌入IPv4 地址时,采用无状态双重IPv4/IPv6 翻译技术进行通信。

(4)当需要保持IPv4 报文所有的信息,或处理传输层加密的报文,采用封装技术进行通信。

(5)在过渡的中后期,双重翻译将无缝地退化成一次翻译,最终关闭一次翻译器,进入纯IPv6 时代。

采用以上建议的过渡线路图,可以使我们自己的网络率先过渡到IPv6,并高效地利用公有IPv4 地址资源与IPv4 互联网互联互通,从而在IPv4 到IPv6 的过渡过程中保持主动。这一技术方案完全符合中国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即“ 在2011—2015 年的过渡阶段,政府引导全社会向IPv6 过渡,IPv4 与IPv6 共存,新建网络必须为IPv6 并实现与IPv4 的互通”。目前无状态IPv4/IPv6 翻译技术(IVI)已经发布5 个IETF 的RFC 标准,MAP 技术已经形成4 个IETF 工作组草案。IVI 技术已有思科、中兴通讯、华为等设备厂家的产品支持,并在CNGi-CERNET2 上正常运行2 年以上。MAP 技术已有思科等设备厂家的产品正式发布,得到意大利电信、日本软银、德国电信、美国Charter 等多家国际运营商的支持和关注,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作为唯一能够使IPv4 和IPv6 互联互通的无状态翻译技术和双重翻译技术IVI/MAP,预计在近几年会得到大发展。

发表评论请到:http://bbs.cnitom.com

相关阅读

图文热点

选好MDM平台 中小企业部署BYOD安全不再担忧
选好MDM平台 中小企业部署BYOD安全不再担忧随着BYOD趋势加大,关于BYOD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大多数人都知道大企业必须部署移动...
需要一点想象力 清醒认识大数据时代的特性
需要一点想象力 清醒认识大数据时代的特性一些不肯认真读点想点东西的人,一看到大数据这个词,就望文生义地想到数据要大,...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