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篇
保守式创新的代价
和诺基亚一样,RIM并不想吃苹果和安卓的剩饭,一场“面子”保卫战开始了。
2011年,RIM公司通过30个国家的90家运营商推出基于其黑莓操作系统的147款智能手机系列新产品,希望扭转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的局面。同年,RIM收购了总部设在渥太华的QNX Software Systems公司,用以帮助开发RIM新款手机产品线,提升与iPhone和Android手机叫板的实力,但结果均不尽如人意。
2011年三季度,安卓系统占据美国市场44%市场份额,iOS系统占据27%,而RIM仅占据19%。
RIM应该算是最早开始研发操作系统的公司。2007年,RIM原CEO贝尔斯利便提出公司要平台化,鼓励第三方开发者基于黑莓OS开发应用。2007年3月黑莓公布了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给开发者,这比Android和iOS分别早了8个月和1年。
不过郭洋认为,黑莓在硬件上的缺失和小众直接影响到操作系统的发展。
“RIM试图创造和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一直以来,他们的想法看上去都未免太野心勃勃了。尽管这或许看上去很诱惑,让他们可以获得与其他玩家的明显区分,但是RIM很可能会发现,现在要达到需要的规模非常困难,在整个转型期,他们必须面对硬件利润率为负的现实。”野村证券分析师杰弗里在一篇题为《RIM管理层重复对手策略错误》的报告当中写道。
事实的确如此,一心想建立手机生态系统的RIM研发资金只有14亿美元,这个数字只是苹果、谷歌开发费用的零头。
微软和谷歌都给了RIM机会。现在它可以选择转投谷歌开发的Android或是微软专有系统Windows Phone。“曾经考虑过,但我们还是放弃了改换系统的决定。”海因斯说。
放弃的原因同样与面子有关。据了解,不管与谷歌还是微软合作,RIM都必须坚持为自已收购的一套原本作为自动化娱乐系统嵌入操作系统开发的ONX系统重新打造一整套软件和硬件系统。“RIM的想法是在任何一个操作系统中保留自己的影子,但这个软件明显已经没有竞争力了。”郭洋说。
“如果转向其他操作系统,RIM将会大大限制自己的决策空间。”海因斯说。
也许,放弃微软是因为诺基亚的介入。诺基亚在抛弃自有操作系统塞班后就投入微软Windows Phone的怀抱,RIM再介入已经没有任何优势,毕竟从用户基数和产品种类来说,诺基亚优于RIM。
在其他品牌手机中捆绑操作系统成为RIM如今增加营收的途径之一。RIM曾与三星接触希望将黑莓操作系统放在三星的硬件中。不过,在这些硬件厂商巨头心目中,恐怕只有Android和其自有操作系统才会被重用。
操作系统的开发者无疑是最有资格评判的人了。在谷歌的开发者研讨会上,一些开发者甚至根本就不把RIM当做一个潜在平台,苹果和安卓已经够他们忙的了,再不济他们也还有微软Windows 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