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发布亚太区年度供应链15强企业,包括五家日本企业(佳能、本田、小松、Seven & I 控股公司、丰田)、四家韩国企业(现代、现代重工、LG、三星)、两家中国企业(华为和联想),及四家分别来自澳大利亚(沃尔沃斯)、印度(塔塔汽车)、新加坡(伟创力)和台湾(华硕)的企业。
Gartner研究总监Vikas Sarangdhar表示:“尽管亚太区的需求仍在增长,但是通胀、成本上升以及吃紧的劳动力市场都给该地区的企业带来了挑战。此外,全球其它地区的经济挑战进一步扩大了市场风险,面向发达国家的出口下降以及资本外流既会带来直接影响,也会对内需产生连锁影响。”
在由高技术、消费电子、汽车、零售和工业产品企业所主导的亚太区,三星仍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今年的亚太区15强名单上,有四家新上榜的企业。此外,大部分日企正在从2011年的自然和经济灾害中得到恢复,重获稳定性。
据Gartner研究总监Debashis Tarafdar表示,亚太区供应链领袖通过重新调整供应链和坚持需求驱动战略,从而在艰难的经济环境中保持了增长势头。
Tarafdar先生表示:“在亚太区,拥有领先供应链的企业在需求管理、卓越运营和创新方面展现了极强的能力。他们正在使用包括需求感知和调节、市场细分以及协作等最佳实践来帮助管理需求波动,实现可预期的结果。为了衡量供应链的绩效,他们选择了与企业整体业务目标挂钩的正确方法。此外,他们还注重供应链网络设计的灵活性,并在跨贸易合作伙伴网络上部署风险管理战略。”
表一:Gartner 2012年亚太区供应链15强名单
来源:Gartner(2012年7月)
Gartner 董事副总裁Debra Hofman女士表示:“今年初我们发布了全球供应链企业25强名单,而区域性排名有助于发现该区域特有的问题和最佳实践。”
Hofman女士认为,在亚太区有一系列对供应链领袖带来影响的显著趋势,包括:
• 专注增长和低成本创新
• 虽在增长、但不可预估的需求,且面临需求管理挑战
• 供应基地发生变化,需要对供应链进行重新设计
• 区域内贸易增长,以缓冲全球波动的影响
• 快速通胀、上升和波动的成本以及吃紧的劳动力市场都增加了市场风险
亚太区的几个供应链巨头今年未能入选15强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收到足够多的选票,如台积电、丰益国际和西农公司。这些公司或其他公司未来有希望进入全球企业供应链25强之列。他们的成功将取决于如何最好、最快地适应和采用国际以及本地的最佳实践。
关于Gartner供应链25强
Gartner供应链25强报告已成功发布八年。该报告使用的评估方法由两大部分组成:财务表现和专家意见。公开的财务数据可以了解企业的过去表现,而专家意见则对未来的供应链领导力提供洞察。对于企业来说,这两大部分最终转化为一个总分。亚太区的候选企业来自财富全球500强和福布斯全球2000强,其中收入至少达到100亿美元。这个列表再分类为制造、零售和分销等领域,并排除金融服务和保险等没有实际供应链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