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未来的数据中心将是灵活的连接资源
2018-11-13   企业网

8

如今,采用数据中心管理和运营IT的想法正在迅速失去吸引力。虽然内部部署数据中心和主机托管数据中心仍然是大多数企业IT解决方案的关键部分,但是很多考虑更加全面的企业正在将其业务迁移到云端,并构建更灵活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将内部部署的数据中心与云计算平台相结合,以更好地运行应用程序,并满足用户需求。此外,这种混合部署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支持基本生产力工作负载。核心业务应用程序也将跨越内部各部门的鸿沟,许多企业选择在多个云计算提供商和内部部署平台上分散运行其工作负载。

提高灵活性和降低成本是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客户希望通过云计算更快地在线处理工作负载,而无需大量资本支出。除此之外,云计算正在实现对尖端技术(如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民主化,由于预算有限,并且缺乏专业知识,很多企业的仅依赖于内部部署平台的IT项目可能无法使用。

综上所述得出的结果是,用户不要将数据中心视为一个场所,将其视为一个无定形的IT资源集合,无论其物理位置如何。这些IT资源已经准备好,并且可以采用新的方式来满足不断增长的数字需求。

这一切都很好,但并非没有缺点。实际上,在许多方面,按需基于云计算的平台、服务和应用程序的现成可用性使得构建混合基础设施变得非常容易,这对于连接所有混合点所需的连接性具有重大影响。

连接性至关重要

这里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当混合使用时的IT平台与支持连接之间关系的真正角色转换。简单地说,在传统的数据中心中,平台是最主要的,网络连接性紧随其后,而在混合世界中则是另一回事。在混合数据中心,特别是想要利用最新的DevOps、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人,网络连接是首要考虑因素,因为无论平台有多好,它都会对用户体验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在配置和管理连接时需要进行一些前瞻性规划,没有理由认为混合基础设施比内部部署数据中心更难以继续运行。其不利之处在于,要处理好许多业务和技术问题并不容易,但是下面将提供一些建议。

从头开始

一个常见的错误是简单地将网络连接保留在本地数据中心,并添加新服务以支持添加到混合中的任何云平台。通常,云计算供应商提供各种此类服务,这些服务似乎是一种低风险的方法,但实际上也可能导致连接孤岛和管理障碍。这种障碍不仅仅是存在内部部署数据中心和云平台之间,而且还在不同的云服务和提供者之间,从而使整个混合基础设施的连接更加难以管理,这在性能、可见性和合规性方面产生影响。

建立混合基础设施的企业与其考虑采用新的连接,不如重新考虑产业的连通性,无论是在云端还是内部部署,以及尽可能早地进入规划阶段。此外,虽然寻求单一技术商或提供商(特别是涉及遗留系统的地方)的服务可能不切实际,但主要目标应该是提供连贯和集成的连接,并且尽可能跨越许多平台、技术和电信运营商。

比互联网更好

另一个错误是假设公共互联网可以用于提供跨混合基础设施的连接。从技术上说可以,但是有很多理由不应该这么做,尤其是在带宽、延迟和可用性方面缺乏服务水平保证时,再加上并不具备安全性,除非客户自己连接。

当然,在基础设施的边缘需要公共互联网接入,例如将客户链接到公共网站,并支持远程和移动工作。然而,当应用程序和跨平台之间通信时,需要使容器化的微服务能够相互通信,提供对分支机构等的安全远程访问。此外,还需要寻找具有可扩展带宽、低延迟、有保证的服务质量(QoS),可强制执行的服务等级协议(SLA)的安全加密服务,并跨地理边界可用。

企业同样需要更简单的连接管理,尤其是在一个正在变得民主化的IT世界中,企业用户已经习惯于使用自助服务门户网站来获取他们所需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类似地,连接服务应该通过这些门户网站以及工具来提供,以使企业能够跟踪所购买的连接性以及实际投资。

最后,未来的数据中心采用的连接技术和服务与其支持的IT平台和应用程序的灵活性相匹配非常重要。有些企业必须等待数月才能进行新的网络连接或带宽升级,这一点毫无意义,特别是当新应用程序可以在几天内联机,或者需要在不同平台上平衡工作负载以满足逐渐增加和减少的需求时。

还有一种应对方式就是过度提供连接,以防万一,但在一个新计算实例只需几秒钟即可启动的时代,这很难获得成本效益或实现可接受的程度。实际上,没有理由不应该按需配置和扩展连接,并且提供此功能的能力应该在潜在客户要求的功能列表中占据重要位置。

当然,未来的数据中心还有很多事物,而不仅仅是网络连接,但是支持混合基础设施所需的网络将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是正确的。

这意味着在涉及的平台、服务和应用程序方面需要满足业务的性能,可用性和合规性需求。企业不要将数据中心视为一个处理业务的场合,而更多地将其视为一种灵活的连接资源,那么就能满足未来可能带来的任何IT需求。

热词搜索:数据中心

上一篇:Gartner调查发现亚太地区数字化成熟度已达临界点
下一篇:多元化和包容性,数字时代创新源动力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