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明年IPv6将开始大规模部署 我国2015年商用
2011-12-30   中国IT运维网

IPv6在今年受到了广泛关注不断成为各大媒体的新闻头条。与此同时,业内专家预测,美国运营商和企业将在2012年开始大规模部署下一代互联网协议。

IPv6是现有互联网主要通信协议IPv4的升级版本,其以扩展寻址编码方式工作,能够使数十亿的设备直接连到互联网。不过IPv6并不向下兼容IPv4。网络运营商可以通过双堆栈模式或在IPv4与IPv6之间相互转换的方式支持这两种协议,但是这些都会导致传输延时和成本开销增加。

自IPv6在1998年被详细定义以来,该协议在过去12个月里在新闻中出现的频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

●2月份,互联网编号分配机构为地区互联网注册者分配最后一批IPv4地址空间。

●3月份,微软斥资750万美元从破产的北电手中购买了约60万IPv4个地址。

●4月份,亚洲区域注册机构APNIC用光了为成立新网络运营商而储备的IPv4地址。

●6月份,在全球IPv6日,包括谷歌、雅虎和脸谱在内的1000多个网站成功地对IPv6进行了24小时的测试。

●11月份,Comcast开始在旧金山地区全面推广IPv6服务。

Comcast公司资深工程师兼IPv6总设计师JohnBrzozowski称:“在这18个月里,关于IPv6的新闻比过去十年出现的还要多”。美国“网络世界”网站上周在纽约主办了主题为“向IPv6迁移的关键路线”的研讨会,Brzozowski向与会的首席信息官、首席技术官和其他IT主管做了发言。

虽然在2011年有很多关于IPv6的讨论,不过专家表示IPv6将2012早些时候开始部署。之所以这样是因为IPv4地址枯竭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

美国互联网号码注册机构(ARI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Curran说,北美供应商的IPv4地址将在6至18个月内用完。IPv4耗尽的具体日期很难预测,因为它取决于北美最大的10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s)消耗剩余的IPv4地址空间的速度。

Curran在上周的网络世界研讨会上称:“根据最乐观的估计,我们将在一年半的时间内用光所有的IPv4地址。在互联网上与用户进行端对端连接的企业将需要部署IPv6,而不能依赖运营商为他们提供IPv4至IPv6的转换处理。在部署IPv6问题上,这些企业别无选择。”

在2012年推动IPv6部署的一个因素是,美国政府要求联邦机构的所有10000个站点在2012年9月底之前都支持IPv6。

有证据显示,网站已经加速IPv6的部署工作。据TheMeasurementFactory在11月的调查发现,超过25%的.com、.net和.org子域名支持IPv6。这一数量比2010年增长了19倍,而在2010年,只有约1%的子域名支持新协议。主要的增长因素是,世界第一大域名注册商GoDaddy让他们的客户能够使用IPv6协议。

A10网络产品营销总监PaulNicholson在网络世界研讨会上称:“2011年IPv6的采用比往年的总和还要多,”Nicholson建议,公司的网站可以采用双堆栈模式或通过服务器负载平衡器来处理协议转换的方式部署IPv6。他称:“向IPv6迁移的需要至关重要。”

Brzozowski表示,IT执行官除了部署IPv6别无选择,而且越早部署越好。他称:“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就应该开始准备了,或者至少要考虑部署IPv6…为了未来业务在互联网上很好的运作,现在就要做出行动。”

Comcast致力于IPv6部署工作已经有7年了,并计划2012年在全美国地区提供高质量的IPv6服务。经过对封装和转换等几个过渡机制的测试,Comcast最终决定采用双堆栈模式。

Brzozowski在研讨会上敦促观众从现在起开始规划IPv6迁移工作。他称:“向IPv6迁移是一项繁重的工作。迁移中有许多工作要做。总之,部署IPv6不是一件小事。”

面对日益枯竭的IPv4资源,中国也抓紧开展了IPv6的部署计划,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

会议指出,目前,全球互联网根域名服务器已实现对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的支持,我国已在基于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的下一代互联网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及设备产业化、技术试验、应用示范、安全保障、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后续规模化商用和发展已具备良好基础。

同时,会议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路线图和主要目标:2013年年底前,开展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路线;2014年至2015年,开展大规模部署和商用,实现国际互联网协议第4版与第6版主流业务互通。在此过程中,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下一代互联网研究机构和骨干企业,全面增强互联网产业对消费、投资、出口和就业的拉动作用,增强对信息产业、高技术服务业、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此外,将要建设基于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的三网融合基础业务平台,加快发展融合类业务应用。支持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发展;第会议要求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推进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热词搜索:

上一篇:大型机应用现代化策略:“黑匣子”分布应用
下一篇:建设私有云计算平台时应遵循的五大原则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