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era亚太地区高级副总裁 林万发
在今年的地球日,全球企业正面临着关键课题——如何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保持业务高速增长。对于金融服务业、制造业这类对敏捷性和业绩要求较高的行业而言,达成可量化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目标正变得愈发紧迫。
事实上,ESG实践不仅不会影响效率,反而能成为业务增长的助推器。许多前瞻性企业已经发现,借助现代化的混合云数据基础设施,ESG数据不仅能满足合规需求,更能推动业务转型,帮助企业高效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数据与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要实现有效的ESG战略,企业需要建立可靠的数据管理体系。无论是碳排放追踪,多元、公平与包容(DEI)指标,还是与气候相关的企业风险等数据,这些信息都如同动力系统中的运动部件,能够推动企业做出更好的决策并提高竞争力。
混合云平台让这些数据能够同时在云端和本地流动、实时处理,相当于把东拼西凑的旧零件,升级为一台兼具速度与可持续性的高性能座驾。彭博社2024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亚太地区金融机构面临ESG数据质量和覆盖范围方面问题,凸显了对确保数据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的基础设施的迫切需求。彭博社对中国银行、保险、券商、科技等行业的调查显示,35%的受访者认为ESG数据与现有企业或金融工具数据的结合是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德勤的报告进一步指出,AI工具和混合数据环境正助力亚太企业实现ESG评估自动化、实时监控可持续发展指标,并降低人工合规负担,最终赋能数据驱动的敏捷决策。
然而,企业ESG 现代化之旅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行业。
复杂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破局之道
无论是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气候情景规划,还是亚太地区的最新披露规定,金融服务行业所面临的审查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因此需要精准、可审计的数据平台。而“数据引力”效应进一步加剧了挑战:随着ESG数据分散到各个数据孤岛,金融机构更加难以迅速、有效地对其采取行动。制造业厂商也面临着类似的难题。对复杂供应链,尤其是范围三排放的可见性有限,阻碍着可持续发展的报告和净零排放目标的实现。
为了保持领先,这两个行业都需要借助实时洞察和可扩展的基础设施,将 ESG 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的战略性布局,同时确保性能、安全与速度。
现代化数据基础设施的双重效益
在合适技术加持下,深度融入 ESG 不会拖慢企业脚步,反而能优化决策、强化治理并创造长期价值。借助现代化数据平台,企业可运用多样化工具对运营进行微调、预警风险并及时调整方向。节能型基础设施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在为企业提供所需性能的同时降低隐性排放,助力企业加速发展,减少障碍,使其可持续发展进程更加顺利。
使用现代化基础设施有助于减少技术债务、提高敏捷性,并使 IT 战略与业务目标更加吻合。例如Cloudera搭配AMD EPYC™处理器使用时,能够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将能耗降低至多 33%,预计每年可减少 70 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电信等行业,数据基础设施直接关乎节能。部分移动网络运营商将数据处理移至网络边缘基站,减少数据回传至中心机房的能耗。鉴于5G基站能耗显著高于4G基站,因此优化数据流可显著降低碳足迹与运营成本。
这些优势在当今快节奏商业环境中具有战略意义,赋能企业灵活应变并保持地位。
具有韧性的企业需兼具速度与掌控力
当消费者、投资者与监管方对可持续发展的期待持续攀升,企业必须积极应对。未来几年的领导者未必拥有最强的动力,但必须具备足够的可控性。
凭借正确的数据战略、现代基础设施以及兼顾提速与问责的思维,企业便能在坚守使命的同时保持高速发展。在今年的地球日,让我们摒弃"可持续发展是弯路"的旧观念。如今,可持续发展早已成为必经之路,而现在正是我们阔步向前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