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的数据、分析和AI混合平台厂商Cloudera发布了最新调查报告《企业AI智能体的未来》。该调查覆盖14个国家的近1500名企业IT领导者,旨在了解其对AI智能体(AI Agent)的采用模式、应用领域及其看法。结果显示,高达96%的受访企业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扩大AI智能体的应用领域,其中半数受访企业计划在整个机构内大幅扩展AI智能体的使用。以上企业部署AI智能体的应用场景包括性能优化机器人(66%)、安全监控智能体(63%)和开发助手(62%)。
对于企业和IT领导者而言,代理式AI代表着一个全新的领域。它超越了传统的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推理、行动和适应。如果使用得当,AI智能体将帮助企业改善运营敏捷性,降低成本,并显著提升客户参与度。AI智能体正迅速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驱动力,83%的企业表示,投资AI智能体对于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至关重要。
另外,71% 的中国受访企业表示,他们此前在生成式AI 领域的投资为部署代理式AI做好了充分准备。中国企业部署AI智能体在早期阶段往往侧重于 IT 和客户运营。在业务功能方面,AI智能体最常用于 IT 运营 (39%) ,其次是客户支持 (17%) 和财务 (15%)。在具体应用方面,AI智能体最常用于客户支持 (71%) 、个性化销售和营销(68%) 以及流程自动化 (56%) 。
除了明确的技术优势外,Cloudera的调查还解答了关于代理式AI的几个关键问题:
● AI智能体的应用范围有多广?
AI智能体在企业中快速普及。57%的企业IT领导者表示在过去两年内已部署AI智能体,其中21%是在最近一年才开始使用的。这一趋势表明AI智能体的部署正在加速,且预计将持续增长。
● 企业如何部署AI智能体?
企业主要采用两种部署模式:三分之二(66%)的企业选择在企业AI基础设施平台上构建智能体,60%的企业利用嵌入现有核心应用程序中的代理功能。这种混合部署方法反映出企业对可扩展、安全且贴近数据的部署方式的偏好。
● 阻碍该技术发展的障碍有哪些?
数据隐私(53%)、与原有系统的集成(40%)以及高昂的实施成本(39%)是阻碍AI智能体发展的三大障碍。这些挑战都源于一个共同需求:对强大且统一的数据管理和治理体系的需求。
● 企业应从何处着手?
企业应从可控且影响力大的项目入手,例如内部IT支持智能体。这些“快速创造价值”的应用能帮助团队证明投资回报,在内部建立信心,并为更广泛的大规模部署奠定基础。
Cloudera 首席战略官 Abhas Ricky 表示: “AI智能体已超越了实验阶段,正在提供真正的自动化、效率和商业成果。我们看到企业在生产中需要运行数百个模型,而所有模型都需要高保真、妥善管理的数据才能产生更好的结果。2025 年AI智能体将成为焦点,在生成式AI的基础上对运营产生更大影响。Cloudera正在通过强大的企业AI生态系统推动这一转型,帮助全球企业设计安全、可扩展的集成AI工作流,将数据转化为行动。”
Cloudera报告还总结了AI智能体在企业中的实际用途。它们在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应用,取决于行业的具体需求和优先事项:
● 金融和保险业:主要应用包括欺诈检测(56%)、风险评估(44%)和投资咨询(38%)。金融和保险行业的AI智能体能够实时标记可疑交易,通过模拟市场情景评估风险,为顾问提供个性化投资建议等。
● 制造业: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流程自动化(49%)、供应链优化(48%)和质量控制(47%)。制造业的AI智能体能够通过监控生产线提前发现缺陷,通过调整物流路线避免延误,通过简化重复性任务提高效率等。
● 医疗行业: 最常见的用途包括预约日程安排(51%)、诊断协助(50%)和病历处理(47%)。医疗行业的AI智能体能够通过协调日程安排、显示相关电子病历系统(EMR)数据和帮助临床医生识别影像数据中的病症,从而减轻管理负担。
● 电信行业:电信行业在AI的驱动下实现了显著创新,主要包括客服机器人(49%)、客户体验智能体(44%)和安全监控智能体(49%)。电信行业的AI智能体能够即时解决服务问题,使用行为数据标记风险客户,并保护网络免受新出现的威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