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如何选择网络存储备份系统结构?
2007-09-29   网络

网络存储备份系统方案的选择,首先是存储系统结构的选择。选择存储系统结构的出发点主要是数据保护、数据管理和数据利用。

SAN和NAS结构都具有非常好的数据保护能力,两者都可以提供冗余结构,实现高效率的数据备份和远程容灾。在SAN结构中,通过配置双光纤交换机、主机端双光纤卡和阵列设备双控制器,可以实现高可用的冗余结构。在NAS结构中,实现高可用的方式是将两台NAS服务器做群集配置。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通常,备份效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备份数据是否过多占用网络资源。在SAN结构中,由于备份数据可以通过SAN的专用光纤连接传输,显著降低了网络资源的占用率。而在 NAS结构中,备份用磁带设备可以连接到文件服务器后端,备份软件可以通过标准的管理协议指挥文件服务器将数据直接备份到磁带设备上,同样可以避免备份数据对网络资源的占用。这两种方式在效果上略有不同。当用户数据在网络中较为分散时,适合采用SAN技术实现高效的备份。

在数据管理方面,NAS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在于安装配置的方便和快捷。在SAN结构中,存储设备是被当做本地设备访问的,文件系统和数据的维护在主机端完成。所以在SAN结构中,需要基于主机的数据隔离,即所谓的LUN Masking技术。这种技术主要保证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不互相破坏文件系统。在NAS结构中,文件服务器是一台提供NFS和CIFS共享服务的主机,使用NAS存储空间的其他主机不需要维护文件系统。所以阵列设备上不需要类似LUN Masking的隔离技术。在文件服务器上,只需要实现用户级别的访问控制,就可以控制非授权用户的访问。

对于数据利用,性能是至关重要的指标。在这方面,SAN结构中专门面向高性能存储要求开发的光纤通道协议有很大优势。与传统存储协议SCSI相比较,光纤通道技术在带宽、连接能力、I/O性能、连接距离和扩展能力等方面都大大前进了一步,且光纤通道技术支持交换式的连接,可以构建类似传统以太网结构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为系统提供极强的扩展能力。而NAS的数据传输需要借助传统以太网协议,这种协议并不是专门针对存储数据的要求而产生的,它更多涉及到如何保证连接和交换过程的建立。然而,由于以太网技术的成熟和普及,除了在性能方面NAS略逊于SAN之外,它仍然具有技术成熟和成本低廉的优势。

在选择网络存储备份系统方案时,NAS和SAN结构并无绝对的哪个更优。关键是要从实际条件和应用需求出发,综合以上分析,恰当选择SAN或者NAS技术作为基本系统结构。


热词搜索:

上一篇:什么是网络管理层次化、集成化、Web化和智能化?
下一篇:如何加强Windows XP系统的安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