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普及率走过拐点,进入高速增长期
我国网民规模正跨入新一轮快速增长阶段。报告显示,目前中国互联网普及率是12.3%,比2006年同期的9.4%的互联网普及率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见图: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研究证明,大部分创新的扩散传播过程都呈“S”形曲线,即普及率超过10%时,规模都会大幅度增长(见图:创新扩散的S形曲线)。
在2006年底的调查数据中,中国网民数已经达到了1.37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了10%的临界点,在东部和中部发达地区的各个省份中,网民的比例都超过了10%甚至20%,在部分的西部省份,网民比例也接近了10%。这些都说明,作为新生事物的互联网的扩散在中国已经达到了临界点,互联网在中国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在未来的三五年中,上网人数将会急剧增长。今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500万,相当于每1分钟就新增接近100个网民,年增长率将达到31.7%。互联网在中国的应用正逐步广泛化,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互联网,并从互联网世界获益。
上网方式多样化,具备上升期显著特征
数据表明,我国具备互联网上升期的典型特征,上网方式在逐步调整变化,日益多样化,更加顺应互联网发展需求。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无线上网网民增长快速,手机网民年增1.6倍,超过1/4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
在上网设备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台式机占据主流,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必要的补充上网设备,约有1/5(21.1%)的网民在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受手机上网资费下调的影响,手机上网已经在我国渐成风气,已有1/4多(27.3%)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目前手机网民数已达4430万人。
在接入方式方面,我国网民的接入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宽带接入比例持续提高,宽带网民(含专线)已经达到1.22亿,半年增加了1800万人。无线接入(含手机接入)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接入方式。目前使用无线接入的网民已达到5500万,无线接入比例已经突破1/3(34.3%),其中以手机为终端的无线接入规模已经达到4430万人,接入比例已经达到27.3%。无线接入以它的随时随地、便于携带等特性迎合了许多网民的特定需求,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见图:不同接入方式的网民规模)。
网络应用多元化,娱乐沟通功能仍居主流
报告显示,经过多年的发展,互联网功能已经至少拓展到四个方面:信息渠道、沟通、娱乐和生活助手功能。反映互联网信息渠道的应用主要有网络新闻和搜索引擎,新兴工具有博客;起到沟通工具作用的网络应用主要有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发挥典型娱乐工具作用的网络应用有网络音乐、网络影视和网络游戏;能反映互联网生活助手的应用主要有网上求职、网上教育、网上购物、网上旅行预订、网上银行和网上炒股等。报告认为,只有这些层次的互联网应用都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才是真正的数字时代的来临。
报告分析指出,互联网的获取信息、娱乐和沟通功能被普遍使用,但生活助手功能使用率较低。互联网信息渠道的代表性应用——网络新闻和搜索引擎的网民使用比例已达3/4(76.3%)。即时通信和电子邮件是沟通工具功能的代表性应用,这两种应用的使用率也比较高,7成(69.8%)的网民都使用即时通信功能,超过一半(55.4%)的网民使用电子邮件。互联网娱乐功能的三项代表性应用——网络音乐、网络影视和网络游戏使用率都很高。网络音乐使用率已经超过2/3(68.5%),玩过网络游戏的网民也已经接近一半(47.0%)。
生活助手类功能是进一步延伸的互联网功能,可以给网民带来更多的便利。目前中国网民对这些功能应用得比较少,使用率不高。我国仅有15%的网民通过网络找工作,25.5%的网民使用网络购物,仅有3.9%的人进行网上旅行预订。在各种网络应用中,网上银行和网上炒股更为特别一些,这两者与金融有关,由于网络安全性等问题的存在,仅有大约1/5的网民涉足网上炒股和网上银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网民网上炒股的比例与互联网普及率高的美国相当,这可能因为近期中国的股票和基金市场比较火爆,很多网民跑去炒股票基金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