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近日发布了2013年(第二十七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华为连续5届蝉联榜首,联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海尔、中兴通讯紧随其后。本届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9565亿元,比上届增长11.1%,占行业总量接近四分之一。
当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进入了“全产业链”竞争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再只来自于单项优势技术或产品,产业链整合能力日益成为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指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仍处于较为平稳的低速增长阶段,必须早着手、早部署、早应对,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培育信息消费,着力培育新兴市场,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增长。信息消费明确了电子信息产业由规模向综合实力转型的道路。
百强企业由规模扩张转向综合实力提升
数据显示,本届百强企业规模实力再上新台阶。本届百强企业资产总额比上届增长15%。平均资产规模增长是行业平均水平的56倍,收入规模是行业平均水平的38倍。其中,华为和联想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百强主营业务收入最低水平为21亿元,比上届有所回调,这是百强企业的发展由注重规模向注重综合实力转变的体现。
中国电子信息企业要快速做大做强,兼并重组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但这只是暂时的,战略转型和产业延伸才是产业做大做强的根本。
从本届百强名单看来,在产品和业务结构方面,企业积极推进集成化、平台化、融合化和多元化,“产品+应用+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运营模式迅速发展,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就百强之首华为而言,“云”“管”“端”战略是华为面对IT和CT融合的战略,从最底层的端到最上面的云,华为瞄准的是整条生态链。在产业链延伸方面,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和延伸,有效提升业务协同效益及整体竞争实力。如大唐电信业务向4G网络终端芯片领域拓展;华虹集团业务向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和系统应用领域延伸。
尽管目前受制于国内外多种因素,整个行业的增长处于低迷状态,这表明联想、华为、中兴等中国在海外市场的标杆企业也同样面临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发展瓶颈。但作为龙头的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综合实力在持续攀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结构调整较快、较早的企业或行业,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都相对较强。
信息消费为产业提供内增动力
从今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看,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增加值、销售产值、出口等关键指标方面均呈高开走势,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亦呈现出业务收入平稳增长、服务化趋势深入等特点。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以及内部问题的凸显,电子信息制造业未来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国内市场成为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平台。
作为信息消费的硬件基础,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的快速发展,信息消费的规模扩大和层次提升,均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内生增长动力。目前我国智能手机产量占全球总量比重达70%,平板计算机产量占全球总量比重超过80%;自主品牌智能手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华为、中兴等本土厂商销量跻身全球前十。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院长王鹏认为,信息消费将以智能终端产品为主要载体,以消费内容不断丰富和消费模式持续创新为导向,从而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平稳增长提供可靠途径。
目前国务院各部委在宽带中国战略、4G商用、三网融合全面推广等方面的推进政策已经在酝酿之中。据悉,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环保部等正制订相关方案,设计包括新的家电补贴政策、淘汰落后产能总体方案、促进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政策、促进信息消费政策等。信息消费有着深远的市场潜力。从信息消费覆盖行业和覆盖内容来看,前有信息基础建设、信息消费品制造和销售、信息产品消费以及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融合等,以4G为例,单单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未来三年的投资额就有望高达3000亿。如果把规模庞大的社保、医疗系统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全覆盖,信息产业的前景将十分喜人。
消费产业化和应用落地是关键
信息消费是电子信息产业繁荣发展的关键,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加速诸如物联网、云计算、4G、大数据分析等概念的落地,尽快实现产业化并作用于社会经济才能产生消费作用。
在IT技术产品服务化趋势推动下,传统IT硬件企业加速向服务转型。受当前欧美电子信息产业巨头不断加快向“芯片+系统+终端”的全产业链整合影响,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将更多地以资本为纽带、以并购为手段,大力推动产业链整合发展。伴随着产业融合不断深入,各个信息产业的边界不断模糊,原先行业分立、区域垄断边界清晰的产业环境不断被消解,竞争与合作开始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信息消费者的体验过程成为决定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
当前,我们正处于全球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的战略机遇期,各种信息化增值业务深入到居民家庭。国家和社会各个层面从电子政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信息化应用入手,积极发展数字多媒体、家庭学习娱乐信息化等,必将推进居民家庭信息化不断向高级智能化发展,拓展居民信息消费的空间。
新技术、新概念创新牵引着产业的发展,中国市场巨大的需求决定了技术发展的走向。电子信息产业要作为我国产业转型发展的动力引擎,还需要产业加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尽快制定行业技术标准规范体系,而在这之前需要展开信息化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