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市场,没有一家跨国企业会不重视。但是伴随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降至7.6%以及政府结构性调整措施的实施,开始有人对中国市场未来的后劲产生怀疑。但是记者在采访甲骨文高级副总裁及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潘少海的时候,他却对中国市场表现出足够的信任和信心:“我觉得中国市场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市场,对甲骨文来说一、两个季度的适当调整是好事;相反,中国经济转型会给甲骨文带来更多机会,这些机会比挑战更多。”
本次采访正值甲骨文全球大会·2013·上海召开期间,在采访中,潘少海不仅对中国经济、甲骨文在其中的机遇与挑战进行解读,更介绍了本次大会众多亮点以及甲骨文力求向中国用户、合作伙伴传达的心声。采访视频及摘要如下:
参会人数超1.8万人,单一厂商在华规模最大信息技术大会。
潘少海:一方面我们的客户一直非常关注甲骨文有什么新的产品,有什么新的解决方案,这次大会对他们来说是个非常好的了解甲骨文的机会,而且我们在中国的大会三年才开一次;另外,我们在合作伙伴方面做了很多准备工作,而且很多以前参加过甲骨文全球大会的人也都希望再次参加;最后,这也说明甲骨文今天的市场地位越来越重要。
第一次举办高峰会议,吸引CEO、CIO、CFO等CXO群体参加。
潘少海:包括集成系统、云计算、客户体验还有Java等都是我们今年大会的主题。提到另外一个亮点,今年我们还第一次组织了高峰会议,我们原来计划有300人参加,现在已经有900多人参加,这些人都是CEO、CIO、CFO等CXO群体。
44个不同国家代表参与,立足中国,辐射全球。
潘少海:因为我们这是一个全球大会,当然我可以告诉你在上海的大会大会安排主要是为中国客户的,当然还有44个不同国家的代表参与,这也正说明我们是一个全球大会。
如果问我中国客户的特点,我觉得一是中国用户的信息化进程相对欧美国家的成熟度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当然再过几年,中国用户的信息化应用也会越来越成熟;第二,我觉得中国用户在信息化方面没有太多历史包袱,可以做得很快。所以在某些方面,比如在电子商务、移动、在社交网络等方面可能比其他欧美国家走得更快。
中国市场是长期战略市场,机会比挑战更多。
潘少海:我觉得中国市场是一个非常长期的战略市场,对甲骨文来说,一个季度、两个季度的适当调整是好事,反过来,我觉得在中国经济转型里会有很多机会。其实在不同行业里面我们都需要进行重新反省、或者要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机会比挑战更多。
从甲骨文来说,我们现在在云计算、客户体验、一体机和Java这几大主流趋势中都有很多机会,另外现在很多企业都希望找到一个利用社交把新一代消费者和CRM系统结合的方法。原来二者是分开的,但现在有机会把它绑在一起,这是一个新的机会。
另外对甲骨文来说,我们还有一个中国增长计划,包括加大在华投资,加强与合作伙伴合作,进一步扩张分公司等等很多方面,这些都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新技术不仅带来转型,更多是业务机会。
潘少海:移动相对比较简单,在某一些应用中,移动会涉及到比较大的转型,但更多的应用可能两三年后就会稳定;相对来说,云计算、大数据和社交虽然是一个主流,但是要经过好几年才能达到一个顶点。
总之,从全球和中国来说,移动、云计算、大数据和社交这四个重点是并重的,对甲骨文而言也一样,它们可能有先后之分,但是不会说哪一个更关键。这四个领域不只是IT转型,他们也带入了很多业务机会,我希望看到业务和IT可以捆绑在一起互动。
我的任务是把中国三年增长计划落地。
潘少海:在新的财年里,甲骨文在中国主要是顺延去年计划的延展,我们在中国的增长计划是一个三年的计划,所以我们要把这个计划落地;另外今年我们加快了大客户方面的投资,把原来14个大客户增加到25个,这些客户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客户,也是长期的投资;另外,在合作伙伴方面,我们多年来一直有延续性的做法。
对中国要有一个中长期的做法。
潘少海:挑战有外围的也有来自内部的。当然很多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要求很高,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中国GDP的增长以及IT预算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下调,但是这不代表这个市场有问题,我们让他们知道对中国要有一个中长期的做法。
从市场来看,我觉得比较担心的是,不同行业信息化投资的步伐可能会放慢一点,我们对此要提前准备。当然中国经济整体而言我觉得这样做是健康的做法,我们对今年也是充满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