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时代下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微”出路
2012-08-10   51cto

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了20多年,对很多企业来说,只有一个感觉:“高”成本。

目前提到企业信息化,中国的企业就会想到“高成本”,可是企业进行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却在于利用电子化、网络化等技术手段来达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既然如此,那企业付出的高额成本又到哪里去了呢?

一、五大成本“围剿”企业信息化

专家指出,目前企业信息化主要受到五大成本的阻碍:

1、购买成本:

购买成本的定义不限于价格,它还包含:从产品选型开始的一系列耗时耗力的麻烦。

当企业需要购买一款管理软件,要先收集需求,然后在联系多家厂商洽谈对比,其过程耗时耗力。然后选出来的产品还要上报公司决策层,而公司对于100元的产品和几十万的产品的决策流程是不一样的,这又要经过几轮讨论和决定。而且价格越高,决策奉献就越大,过程也就越复杂。

2、部署成本:(部署、维护、升级)

部署成本不仅仅是购买服务器,它还包含:从安装部署到日常维护的一系列成本。

软件购买后,需要配置专业服务器,同时还要新建或者优化现有网络环境,另外还需要配备专业的IT人员定期维护,这对于IT企业来说,可能很方便,但是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就需要新成立个IT部门来专门维护网络环境和解决问题。

3、使用成本:

使用成本不止企业培训的成本,它还包括:不会用---会用---愿意使用---养成习惯,

对于一款新使用的软件,从开始的不会使用到习惯使用,会经历大概3-6个月的时间,这还是软件本身比较注重用户体验,愿意使用该软件。但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因为需要根据软件来重置企业流程,这其中造成的麻烦和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而且,目前还有很多的软件都是由于不好用才被弃用,而非不会用。

4、时间成本:

时间成本不光是等待,一个软件从选择购买部署,直到正式开始使用,一系列的运作下来,可能需要花费近半年的时间,在变化越来越快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在企业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情况下,半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有这决定性的作用。

5、浪费成本:

浪费成本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厂商;一方面是企业购买时候产生的非理性消费。

目前很多软件为了迎合企业购买者的心理,又不想降低价格,不断的增加产品功能,以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导致企业购买的软件中有80%甚至90%的功能对于企业来说都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有的厂商打出“免费赠送”的口号,其实这部分功能的研发成本已经被叠加到价格中,这样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负担。另一方面,企业购买的时候可能会存在非理性的心理冲动,为了考虑企业之后的发展而提前购置不少功能模块,购买了之后发现这款软件可能根本没有实质用途,造成很大的浪费。

二、微成本——互联网时代企业信息化新出路

而如今,企业信息化或许将告别“高成本”时代。作为互联网时代产物的imo云办公室,于2010年提出用“微成本模式”让企业信息化在中国快速普及。

imo提出微成本是指“把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的所有成本降低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直至趋于零”,而要实现这一模式,必须具备以下两点特质“企业应用互联网化和工具化(通用化)。”

因为在imo看来,未来世界将是网络商业的世界,互联网的交付模式是不能面对面交付的,这决定了微成本软件必须做到好用易用,首先,基于互联网模式上的微成本软件,其高额的研发成本能被海量用户摊薄,这就大大降低了购买成本;其次企业无需对员工进行培训就能使用,使得其交付成本为零,这也大大减少了使用成本。在这一点传统的模式和SaaS模式是做不到的。

企业应用的通用化使得企业按需采用成为可能,它将企业所需的流程模块打散,企业可以对这些模块进行自定义组装,做到适合自己企业的模式,同时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浪费成本。其实微成本模式的核心不是主要针对企业的流程,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在经营过程中所用到的流程仅占到整个工作量的5%,而微成本是把解决剩余的95%的工作都尽量电子化、智能化。真正做到企业的信息化。

值得一提的是,imo云办公室的创始人乔月猛先生,不仅提出了这一理论,还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其与其团队创办的企业即时通讯平台imo,就是一款典型的“微成本”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该产品具备的三个特性:全覆盖性、高粘性、即时交付性,使其成为了企业最佳的搭载平台和交付平台。

目前由imo云办公室牵头创办的“微成本联盟”已经经历了一年半的发展,在这一年半中,imo云办公室把“微成本模式”在自身产品中不断完善,实现了由微成本产品搭载到服务商搭载的跨越。尽管微成本能否普及、微成本模式能否实现企业信息化普及,这一系列的问题还有待时间来验证。但无可否认,在企业信息化“高成本”居高不下的现在,“微成本模式”无疑是一条全新的出路。


 

热词搜索:

上一篇:虚拟化时代 为何开放云是赢家甲骨文是输家?
下一篇:采纳云技术值得赞赏,但出发点必须清晰明确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