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公有云牌照难获 IBM将“曲线”入华
2012-05-29   南方都市报

“私有云是现在,公有云是未来”这个观点在云计算产业已是共识。而中国公有云目前尚不对外商发放牌照,让全球各云计算大佬们颇为无奈。去年微软(微博)前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念坚(微博)在接受南都采访时就发牢骚,“尽管四处奔走,可还没搞清楚要拿具体什么牌照,要走多少流程”。

  全球最重要的公有云提供商IB M对此自然也不甘心,尽管IB M可谓公有云的鼻祖之一,每年在IB M公有云平台上进行的商业交易额超过1千亿美元,每天有450万笔业务通过IB M的公有云平台实现,可因为牌照问题,一直被挡在门外。日前,在北京IB M云计算高峰论坛上,IB M首次大谈公有云,并明确将与本土合作伙伴打造中国公有云。

  公有云才是云计算落地关键

  “在国内做相关运营服务需要牌照。这是IB M选择运营商以及其他有牌照伙伴来合作的根本原因。”IB M大中华区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王胜航表示,将遵循中国关于建立公有云服务平台的规定,积极寻求与中国各级政府以及行业领先企业的合作,届时,一些预算有限的中小型企业,可以相对低廉的费用租用IB M在中国的公有“云”,实现自己的在线业务交易及管理。

  王胜航认为,公有云才是带动云计算实际落地的关键。据介绍,目前国内提供的很多公有云服务通常不区分企业级和消费者级用户,只要注册申请付费账号,都可以享受公有云的存储、网络或者软件服务。由于没有区分企业级和消费者级用户,一些公有云没有对响应水平和服务级别进行规定和划分,可能出现企业级需求在支付更多费用的情况下无法找到专门的响应服务,特殊或紧急状况无法处理。同时公有云的资源申请和分配管理一直是困扰使用者的大问题。

  2015年IB M云计算收入将达70亿美元

  目前云计算已经成为IB M路线图四大核心发展计划之一,作为路线图一部分,IBM(微博)预计到2015年云计算收入将达到70亿美元。

  IB M中国开发中心首席技术官兼新技术研发中心总经理毛新生认为,云计算构成了新的商业基础设施,其新的交付渠道、新的数据及长尾效应等三个特性,使其成为商业变革的创新基因。

  发布会上,IBM还提出了企业切入云计算构建的四大路径,包括通过云化数据中心实现削减IT支出及复杂性;通过云化平台实现加快产品上市速度;通过云化应用实现快速应用支持;最后通过云化业务模式成为云服务提供商。

热词搜索:

上一篇:RIM首席法务官辞职 不满CEO管理高层动荡
下一篇:微软、IBM、SAP将联合推出开放数据国际标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