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管理系统的组成来说,现代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基本上由四部分组成:多个被管对象代理(Managed Object Agents);至少一个网络管理器(Network Manager)或称网管工作站;一种通用的网络管理协议(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一个或多个管理信息库(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用户主机和网络互联设备等所有被管理的网络设备都称为被管对象(Managed Object),驻留在这些被管对象上、配合网络管理的处理实体被称为被管对象代理。实施管理的处理实体被称为管理器(Manager),管理器驻留在网管工作站上。管理器和代理通过交换管理信息进行工作,这种信息交换通过一种网络管理协议来实现,管理信息分别存储在被管对象和管理工作站上的管理信息库中。
网络管理协议与管理信息库中的管理信息描述了所有被管对象及其属性值,使得网络管理的全部工作就是读取(get,对应于监视)或设置(set,对应于控制)这些对象信息及其属性值变量。
网管模型的智能化要求
智能管理平台要求实现网络资源、用户和业务的融合管理,提供基本的网络资源管理、拓扑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用户管理及系统安全管理,具体要求体现为以下六点:
1. 系统安全管理
系统安全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操作日志管理、操作员管理、分组分级与权限管理、操作员登录管理等。
所包含的主要功能有:
◆ 操作员登录管理
管理员通过制定登录安全策略约束操作员的登录鉴权,实现操作员登录的安全性;
◆ 操作员密码管理
管理员为操作员制定密码控制策略,操作员仅能按照制定的策略定期修改密码;
◆ 分组分级权限管理
管理员通过设备分组、用户分组的设置,可以为操作员指定可以管理的设备分组和用户分组,并指定其管理权限和角色;
◆ 操作日志管理
对于操作员的所有操作,包括登录、注销的时间、登录IP地址以及登录期间进行的任何可能修改系统数据的操作,都会记录详细的日志;
◆ 操作员在线监控和管理
系统管理员通过“在线操作员”可以实时监控当前在线联机登录的操作员信息,包括登录的主机IP地址、登录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