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信息通信部在近日宣布:将从今年10月份开始在韩国全境实施互联网"实名制"。也就是说,网民们要用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并通过验证后,才能在各网站的留言板上(BBS)"灌水"。
正方
韩国官方:是为了"打击网络犯罪"。
"实名制"最主要的就是防止和打击"心怀叵测的网民在网站BBC上匿名发帖,对特定当事人侮辱漫骂,肆意进行人身攻击,侵犯人权"。
刘韧:国内著名IT社区DONEWS创始人,互联网资深作者
赞同实名制,DONEWS也是一直倡导实名制的。因为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越来越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所以我不赞同网上一个生活,网下一个生活。网络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匿名",而是沟通起来更方便,更快捷。至于有些人匿名来侮辱别人,现在无论日本还是韩国,很多人的ID都是和每个人联系在一起的。有关部门完全实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追查到他们的,只不过现阶段还没有追究他们,所以匿名完全没有必要。
中立
洪波:互联网资深评论人士
坚决反对整个网络的实名制,但是某些网上的社区可以实行实名制。互连网本身的特点就是虚拟的,如果全部实行实名制,就会有很多人可能不敢发言了,破坏了网络虚拟的世界。但是在某些社区里可以实行实名,因为社区是可以选择的,都是一些认识的人在这里交流,可以增加大家的亲切感。但整个网络是不可以选择的。
吕本富:中科院管理学院副院长、互联网著名分析师
这个问题很难一句话说清楚,但我更倾向于"二元法",实行分级管理。因为全部实名是否可行还是一个问题,另外实名也会使网络的活力受到一些限制。所以可以在一些大的、正规的网站要求实名制,以增加信息的可信度;一些小的论坛则可以不做要求,给大家留下随意"灌水"的空间。
反方
陈彤:新浪网全球资深副总裁、总编辑
坚决反对网络实名制,网络的魅力就在于 "匿名",在网络里大家才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世界才变得多姿多彩。如果全部实名了,那网络肯定马上就从"彩色"的变成"黑白"的了。至于匿名诬蔑或发表违法言论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的,从长远来看,还需要网站及各方面加强管理和有待于网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没有必要实名制。并且全部实行实名制也有很大难度。
于国富:律师、著名互联网法律专家
从法律从业人员的角度来看,很高兴看到韩国能有这样的尝试,但是从立法的角度来说,韩国信息通信部颁布的这个规定属于部门的规章制度,所以并不具备法律的效力。此项规定颁布的本意可能就是要网民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但网络实名可能不一定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并且存在很大的难度。如果出现"冒名"或"重名"的问题就不好解决。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国家能够发给每人一个ID,并和《电子签名法》结合起来,建立一个有效的验证机制,既防范了违法又不影响自由言论,这样才有权威性。但目前恐怕时机还不成熟,不赞成搞"一刀切"的实名制。
事实上,早在2003年,当时清华大学的新闻学教授李希光,就提出了网络实名制的主张。"李希光建议人大禁止网上匿名"事件,当年引起了各方沸沸扬扬的争议。李希光之所以建议人大禁止网上匿名,其理由是:你不能因为是在网上,就可以发匿名的东西,就随便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这同样要承担名誉损害责任的。奇怪的是,李希光先生后来却向媒体表示:禁止网上匿名是非常不现实的,在法律上和技术上都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