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云时代网络部署 广域网优化助力灾难恢复
2011-09-02   TT存储

 

我们既然已经步入了云时代,因此就无需为每个企业在他们的域里创建新的架构。想要说明的意思是以后更多的服务将通过网络来完成,通过网络将两端的数据中心联系起来。这些技术也将在现有架构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最有说服力的一个例子就是广域网优化,这对数据传输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灾备解决方案中的重点。本文我们将一起了解有关广域网优化产品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如何通过优化来改善灾备性能的,以及在广域网优化之前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传统的灾备往往是围绕着磁带,因为灾备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数据传输。然而广域网优化技术正好出现在灾备是否能通过网络恢复和云时代之间。这项技术帮助超过85%的企业提升了他们在面对潜在灾难的响应能力。

和传统的磁带操作相比,通过网络恢复数据则更为方便且对人力要求,运输以及物理介质上的要求也大大降低。通过网络迁移数据同样在恢复时间点和恢复时间段上有不俗的表现。此外,通过网络做灾备恢复也大大减小了物理介质故障或丢失可能性代理的问题,这也是传统磁带备份恢复在灾备解决方案中的痛点。对于目前恢复方案里,看来通过网络做灾难恢复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通过网络做灾难恢复本身需要不少先进的技术。能识别出正确的数据并执行应用层的切换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操作,这些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或者类似VMware vCenter 站点恢复管理,再或者是基于客户端的像Vision Solution的Double-Take软件这样的专业工具的帮助。但是有关网络层面的优化则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广域网优化。

那么究竟这样做有哪些好处呢?Taneja集团了解了广域网优化服务提供商在网络优化方面的努力,包括数据传输量的降低,更短的延时。这两方面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数据更新的程度,以及在灾难恢复的时候多快可以做出反应。此外,广域网优化产品可以帮用户决定应该在哪里以及何时做灾难恢复,比如会选择在一个可行的地方建议作为灾备站点,还会将专线租赁的费用一并考虑进去,最后还会结合市场上云灾难恢复提供商提供的各种服务一起提供给客户做参考。

在选择广域网优化产品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广域网优化的本质是降低灾难恢复时候数据的传输量以及达到快速恢复的灾备性能,下面是一个有关广域网优化相关的列表:

•为数据的灾备定制:建议向服务提供商了解优化灾备数据流相关的账号信息,以及了解用于数据灾备的工具。EMC公司的SRDF工具提供了针对普通文件以及传输优化相关的解决方案。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大概估算一下有多少数据需要传输以及传输通道情况怎么样。然后再评估一下服务提供商究竟会如何优化现有情况,让那些不那么重要的数据传输的优先级降低一些。此外,如果优先级高的数据是有特殊要求的一些数据,比如使用了EMC公司的SRDF,那么则需要确定整套实施方案是被支持的。

•为站点灾备定制:首先需要确保的是用户的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能整合进入灾备站点中。如果灾备站点是私有或者属于自我管理的,那么情况会简单许多,但现在许多解决方案都是将数据放到服务提供商那里或者以某种形式的主机保持,比如来自Iron Mountain或者SunGard这样的公司。要知道,优化本身是两边需要都坐操作的事情。

•为合适的工作量定制:确保服务提供商有一系列的产品可以应用到现有的数据灾备的活动中。随着云概念的出现改变IT原本的思维方式,工作量可能也会随之改变,也许明天到来的时候你会看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为方便管理而定制:最终,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帮助下,用户应该可以通过广域网优化产品良好的管理自己的网络环境。随着云技术的发展,同样会带来很多关键业务负载交互接口的新机会,就像灾难恢复一样。如果再看的深入一些,一旦我们有了对网络质量的良好把控,就意味着我们要么使用广域网优化软件以提升网络质量,要么在后面不得不临时做出升级决定。广域网优化设备为全局了解网络环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并且对网络使用的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列举一系列市场上常见的公司,包括有Blue Coat Systems Inc.、Certeon Inc.、Cisco Systems Inc.、Citrix Systems Inc.、 F5 Networks Inc.、Riverbed Technology 以及 Silver Peak Systems Inc。

不言而喻的是,不管是选择使用了哪个产品,在其上层必将有数据复制,灾难恢复应对工具,最重要的是,需要有保证整个进程运行顺利的测试进程,随IT环境做出改动、及时应对的技术。然而随着广域网优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真正意义上业务连续性发展的追随,最终这些技术的出现都不会是问题。

原文链接:http://www.searchstorage.com.cn/showcontent_52496.htm

热词搜索:

上一篇:数据中心虚拟化:KVM真的已经成熟了吗?
下一篇:备在云端:大型企业谨慎 其他企业活跃

分享到: 收藏